仍然时常入不敷出。
这其中牵连了许多问题。
有粮食产量本来就不足的关系,也有战事频繁的关系。
自高宗时代以后,大唐在西北地区,经略了更多的土地,市镇,与边关异族的冲突也更多了。
军仓一年到头拼命储粮,也禁不住一场场说打就打的战争的消耗。
巡视官发现,当时甘州永福仓的储粮量虽然很可观,达到了朝廷的要求。
但这些粮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出自甘州本地的屯田。
而是出自甘州周边市县,甚至是更远地方的平仓。
平仓本是各大州郡为了平抑粮食市价而设立的储量单位,但为了应付沉重的军粮供应,甘州的军仓也开始征调附近的平仓粮,补齐短板。
粮食短缺的原因,除了战争,还有种粮户减少。
屯田制度自从问世以来,主要负责开垦军仓附近良田的人,就不止是普通农民,更多的是亦军亦农的垦边士兵。
这些士兵不需要自己准备口粮,也不需要等待运输而来的平仓粮,他们都是自给自足。
种多少,收多少,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囤积。
这本身是一种很完美的屯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