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静力试验,第二架用于试飞。当时整个中海飞机制造厂,有七千多人,但是为了生计还不得不去做民用产品来维持生活。真是不容易啊!”林鹏也心生感慨。
唐占文道:“没错,我也听说当年中海飞机制造厂,组织了几百个技术小组,先后攻克了虎克铆钉、环槽铆钉,抽芯铆钉,高强度螺栓、超高压无扩口接头、大型镁合金禁翼壁板浇铸、装载50吨航空煤油整体油箱,不锈钢超薄壁大口径管道的弯制、超长大梁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各种表面处理、大型锻件加工,起落架锻打、焊接、探伤、总装及试验等关键技术,在那种艰难的条件,殊为不易!”
接着唐占文又道:“咱们的前辈,运十飞机副总师程老,后来一提起运十下马就非常的悲愤,不过想想当时程老参与运十飞机设计,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确实是太不容易了。七十年代啊,中海的夏天极其闷热,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设计团队的专家们,怕汗水滴在图纸上,极度小心翼翼。说起来咱们的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早在那时候程老他们就已经在运十设计中使用了,他们自编解决设计问题的程序,在运十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程老编写的飞机设计的计算机软件的理论书籍,现在还能在大学教材里面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