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机的竞标中失败,最大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隐身性能不足。毕竟是三面翼的设计,先天在隐身方面就有缺陷,还有六零一所选择的是加莱特进气道,这个进气道隐身肯定是大大的不如dsi进气道。
所以这一次林鹏也有了信心,因为六零一所还是这样的气动布局,那对比起一飞院的方案来就更没有隐身性方面的优势了。
而且本来六零一所的四代机三面翼方案机身就很长了,现在改成歼击轰炸机,又加长了两米,达到了二十五米,这恐怕有点儿超了,至少林鹏觉得是这样,因为25米长的战斗轰炸机是个什么概念?
哪怕是几乎放弃了苏27系列优秀飞行性能的苏34战斗轰炸机,也只有23.3米长,前掠翼布局的苏47金雕机长也不到23米,六十年代m国海军装备的a5攻击机也只有23.3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