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进气道虽然结构更加简单,但是在超过一定的速度范围后,其进气效率会有比较大的下降。对于一架需要进行超音速突防任务的歼击轰炸机来说,显然加莱特进气道会更好。二者的隐身性几乎相当,这一点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出这个结果。”
评审专家们,还有军方的领导们,似乎都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有的还小声议论着。
黎天总师看了,心里面就有一点激动了,如果真的拿下了下一代歼击轰炸机项目,那么将来拿下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项目,就更有希望了。
所以黎天总师继续讲解起来:“我们还采用了边条翼,在亚、跨音速范围内,当迎角不大时,气流就从边条前缘分离,形成一个稳定的前缘脱体涡,在前缘脱体涡的诱导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内翼段的升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还使外翼段的气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范围内不发生无规则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机翼的临界迎角和抖振边界,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亚、跨音速气动特性。”
“在超音速状态下,由于加装边条后,使内翼段部分的相对厚度变小,机翼的等效后掠角增大,可明显降低激波阻力。同时飞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全机焦点后移量减小,导致飞机的配平阻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