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有遗漏。”
到底是连谭老先生都赞叹的读书人啊,闲暇的消遣竟然不选词话本子,偏偏要看什么史书。
想到那日谭老先生和韩彦的一番话对答,柳掌柜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月前,韩彦来翰墨斋采购笔墨纸砚和蒙学书籍,谭老先生当时恰好在场,闻言就随口问了韩彦任教的学堂名字及所在。
韩彦笑着答道:“獾子寨,。”
谭先生显然来了兴趣,又问道:“何为‘三味’?”
韩彦不卑不亢,拱手应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此为‘三味’。”
谭老先生十分吃惊,讶然问道:“难道不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吗?”
他当时也觉得诧异,学堂是用来读书进学、锐意科举仕途的,不是应该饱读诗书百家好跻身官场吗?怎么还和吃穿也扯上了关系,而且还是布衣蔬食的?
读书这么风雅的事情,被韩彦这么一解释,倒是变得俗气起来。
谁知韩彦却不卑不亢地答道:“民以食为天,《管子·牧民》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君以民为贵,《孟子·尽心下》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