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您是我朝儒学研究第一人,学生想向您请教一下。”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
对于五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隋唐建立以后,为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亟需整顿混乱的经学,由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
目前,朝廷为了统一对五经的理解,决定编撰一部《五经正义》,作为社会行为准则。
孔颖达因为是孔子后裔,儒学大家,担纲此事。
孔颖达看到李佑肯于钻研学问,十分高兴,说道:“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老臣一定会认真解答的。”
李佑说道:“《礼记》中的《檀弓》中说道:‘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
李佑说完了原文,就开始对原文进行解释。孔颖达原本抱着挑毛病的想法,准备找到李佑的理解错误之处,进行指正。
可是他越听越是心惊,不仅无法找到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