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内,至少是三年时间,李佑就离不开和吐蕃、吐谷浑和草原民族打交道了。
根据史料记载和自己这半年来的观察,吐谷浑有了慕容钵问题不大了。吐蕃的松赞干布是个英主,经过了与大唐的这番较量,他也会改变国策,不会再与大唐发生大规模冲突了。
也就是说,西部边境基本上可以放心了。
难办的是北方这些游牧民族,部族众多,居无定所,一遇到灾荒就会想到南下抢劫,着实难办。
李佑的长处在于掌握了先进科技,他能够对大唐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应该是在这方面,搞搞发明,做点生意,舒舒服服、吃吃喝喝的,这才是一个吃货应有的日子。
可是,李世民交代的任务怎么办?
李佑想啊想的,忽然眼前一亮,心道:“大唐这么多牛人,干嘛让自己一个少年去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呢?”
有了这个思路,他马上就开始检索唐朝初年处理外交事务的能人,他很快找出了几个人选。
一个是李恪,李恪曾经处理过东突厥的事情,为唐朝换回来了一些人质,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派他处理吐谷浑的事情。
不过,现在李世民肯定不同意,李恪肯定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