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和食盐平价向市场上供应。
“是啊,是啊。事到如今,该采取果断的措施了。”很多大臣们都赞成这个意见。
三儿子说道:“儿臣反对这样做,国家是有法律的,粮食和食盐布匹等物资是人家个人的,出售与否那都是人家拥有的权利,如果强行强迫人家,那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是啊,是啊。无论如何也不能抢啊!”也有很多大臣赞成他的意见。
商人或多或少都跟贵族有联系,甚至就是他们自己家的产业,他们都想借机发财。
这些人心里很清楚唐朝的政策,即便是他们打下了高句丽改朝换代了,他们大部分人手中的个人的财产,唐朝人还是保护的。国家兴亡,那是国王的事情,可是他们个人的财产如果减少了,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众人议论来议论去,朝堂上吵成了一片。
渊盖苏文权衡利害关系,最终决定向所有对商人进行摊派,并且保证如果高句丽能够保存下来,由国家对他们进行补偿。
渊盖苏文好说歹说,威逼利诱,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平壤的贵族和粮商们同意,将粮食和食盐分别以比平时的市场价,提高30倍和100倍,出售大约8万担粮食和少量的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