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里,用来保存食材。
而张大勺在这个活儿上还有额外要求。
说生肉不能直接放木桶里碰着冰,必须得把肉放在小坛子里,再把坛子放进木桶。
另外坛子和坛子之间还不能挨着,得铺上碎冰塞实了,还得拿冰盖上,这才算过关。
看看,多这么几句,这工作量一下就多了近乎一倍。
除了“上冰”,厨工还要砸煤。
每天都得把要烧的煤砸成“手把块儿”,大概是核桃那么大。
大了煤不易燃,生火就得奔一个钟头去了。
要小了,烧灶火力不旺,那也不行。
烧完后,还要掏炉坑。
掏出来的东西先不能倒,必须要把煤渣子筛出来才行。
这也是“张大勺”的要求。
他倒不是为了省煤,而是因为煤渣再烧时,没烟没煤味,最适合烙饼什么的。
但这些还都算不上麻烦,顶麻烦的是按照张大勺的要求,收拾那些灶台上的家伙什。
过去烧煤的灶,特讲究,一个主火眼,两个次火眼。
主火眼炒菜,次火眼一个“靠菜”,一个架汤锅。
所谓厨子“炒菜三把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