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光供货不足,购车人苦等6o天未能提车!”
一向来不看好华夏厂造车的《中国经济报》又刊文章,对现在华夏之光无法大规模交车的现状做了专题报道。言语中不乏冷嘲热讽之意,并暗示之前定下的赌约华夏厂基本上无法赌赢。
当初华夏之光上市取得了轰动效应,随着产能受限正逐渐失去光环,许多消费者可没有耐心等待三个月后才能提车,他们就等着今天提车明天拉货干活,微面作为工具车可不能耽搁挣钱时间。
上市两个月,华夏厂只交付给消费者2342台华夏之光,许多订了车的人后来退了订单,因为实在等不及了。但在产能严重不足,实在无法交车的情况下,居然出现另一怪现象。有极少数消费者愿意加价1ooo—2ooo元要求优先提车,越买不到他们加价的意愿越高。无意中造成奇货可居的现状,反倒引了另一种加价提车的异像。一向来只有进口车、合资车才能享受的待遇,居然在一个完全国产的小微面上出现,说起来算是国产汽车史的一大标志事件。
1997年,对中国人而言,是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在香港回归后第二天,泰国正式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正式引了亚洲金融风波。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