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文的话题,前文说了,四川茶的产量高于东南,但“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合州之水南、峨眉之白牙、雅安之蒙“南人未知煮茶”,但陆游就是南方人。
但后来的饮茶“鲜以鼎镬”,多为“用瓶煮水”,以沸水冲泡,冲泡前用少许水调成茶膏,称为点茶。
南宋罗大经认为,“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
此外,据苏轼说:“唐人煎茶用姜”,“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
由此看来,唐人在茶中加姜和盐的习惯逐渐被宋人抛弃了,毕竟口味的确太重了,宋人可能接受不了。
同时宋代饮茶多用盏,盏是一种小型的碗,敞口小足。
盏有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及白釉五种,而以黑釉为主。
宋代饮茶流行使用黑釉盏,这与当时的斗茶风尚有关。
而且从出土的茶具看,宋代饮茶风尚是带有全国性的。
在饮茶方法上,宋代饮的是碾茶,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然后用沸水点注,这以黑色茶盏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