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分别为南北两面官的最高官署,即所谓的“一国两枢密”,但军政决策主要由北枢密院来进行,即“北衙不理民,南衙不理兵。”
由此,辽朝在地方实行双轨制的政区建置,即在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部族制政区,在汉人聚居的地区实行州县制政区。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辽朝依据各部落的大小强弱情况将其分为大小不等的部族,例如辽太祖时将迭剌部一分为二,变成五院部和六院部,各置夷离堇,太宗时又更夷离堇为大王,称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
比外还称乙室部和奚六部的首领为乙室大王和奚王。
小部族的首领称为节度使,部族之下称为石烈,瓦里,抹里等。
在汉族地区,辽朝“五京及州县,五京,即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分别为上,中,东,南,西五京道的行政中心,每道都管辖着若干汉族州县。
双轨制的政区建置由于尊重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因而发展良好,形成了“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的局面。
辽朝还针对以汉族和契丹等其他民族生活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