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买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养感情外,官员们也可以向选拔部门推荐自己心仪的考生,这称为“公荐”。

    同时因为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所以在开元天宝年间,进士科甚至一度只考诗赋,不考其他,也偏离了选官的主旨,算是不务正业了。

    毕竟作诗写赋是文学功底,只能说明你文学素养很好,可是文学素养与为官所需的政治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再加上因功授官和门第荫袭,所以终唐一代,官员队伍中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数并不占多数。

    可是到宋朝,这一情况却大大改观,首先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其中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有学者统计,在唐朝290年中,科举共取进士6603人;而在两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试成绩的进士达43000人。

    而且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

    所以宋朝算是完善了科举制,真正实现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像是宋代科举正式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三年举办一次。

    由地方主持的初选考试称为“乡试”或“解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中央级的考试。

    同时宋朝严禁“行卷”和“公荐”,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