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
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或会见亲友。
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
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之前还要进行搜身。
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生信息;还要誉录,考卷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誉录院,由书手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试卷经三级核定成绩后方可拆封、公布。
殿试也要经过初试、复试、详定三级评定。
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制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样一来,宋代科举制大大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文化素质。
因此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洵、苏轼、沈括、黄庭坚、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他们在政坛上有过重要影响,行政能力颇为不凡。
而且学术上也有成就,著作流传至今;诗文亦属一流,书法各有千秋。
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的官员,在宋代各个领域有建树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