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买宋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有趣的做官制度

    就拿知县来说,到光绪年间,全国的知县是1314个,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因为平叛“三藩之乱”,捐了知县五百多位,你全国才1300多个知县,你这一下子就捐了500个知县,它那个知县原来都是有位置的,三年还考一次进士,没有缺儿,就是知县没有空位子,你捐了官之后,你没有官做,官多缺儿少。

    后来就捐监生,就是捐国子监的监生,捐到多少呢,甘肃五个月捐了16000多人,花钱买文凭。

    有一个人叫蒋伊,《重铨法疏》,一个奏疏,他说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应选者不下二千人,每遇铨际,捐纳居十之六,应选者十之四,捐纳的人十之六,很多人不能应选,捐了官没有位置,最多的有捐了以后六十年得不到位置,这人都死了,这还没落实这个缺儿呢,官多缺儿少。

    第四,捐纳泛滥。

    它开始时,有例捐,有常捐,比如打仗,战争结束了,这捐纳就停了,黄河决口,修河,河修好了,河口堵上了,这捐就停了。

    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这就越捐越滥,滥到什么程度呢,举几个例子,嘉庆道光年间,捐的监生捐了20万人,全国参加会试多者一万六千人,可见泛滥到什么程度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