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的发展。
“榷”,本义为独木桥,引申为专利、专卖、垄断。《史记-王宗世家》:“韦昭曰,榷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垄断”一词最早是孟轲在《孟子》中提出来的。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当然,需要说明,孟子这里所指的垄断,是指小商贩在市场上的小投机活动,与现在使用的垄断这个词还是有所区别的。
包括后来的管仲、桑弘羊等著名的政治家、经济思 想家则从理论上对禁榷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并竭力推行禁榷制度。
禁榷制度从此则成为了政府的专卖政策。
禁榷制度的理论在西汉建立起来之后,立即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赞赏并竭力推行,觉得这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不二法门。
到了宋代更是得到了政府的强化,成为宋代政府积极参与商业经营的重要形式,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宋代政府的商人化。
宋朝的禁榷制度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