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更得留个心眼,别一不小心让他卖了。
80年代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堵车,无论到哪都不塞,红绿灯少的可怜。车很快就到了鹿鸣春门前,几个人下车,木友德把车停靠到一边去了。
走近鹿鸣春大门,一股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迎面扑来,仿佛回到了那个旗袍马褂的年代,耳中仿若有铮铮瑟鸣响起,梅影廊花间不经意的古韵通透而出,穿体而过,让人由内到外的有了一种升华。
(事实上,在84年的时候,老鹿鸣春已经被拆了,盖了个不洋不土的砖楼,挂了个不洋不土的牌子,饭店里就像后世乡镇街面上的一样,又破又脏,这里只是怀念吧,曾经的老店)
84年是鹿鸣春最是名声大噪的时间,83年刘敬贤力压全国名厨,为鹿鸣春搏得了偌大的荣誉,也为自己铺就了执掌这间老店的路,从此人生得意,把炒勺翻到了国宴。
站在门外看了一会,张兴明回头对木友德说:“木哥,上车上把相机拿过来,给我在这里拍张照片。”木友德应声过去,几分钟拿着二哥那台哈苏过来。
孙局长也不急,有趣的看着张兴明先是陶醉,然后就伤感的,这时候又拿了相机过来,就说:“哟,哈苏啊,好机器,来,我也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