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改授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使、西山八国云南招抚使,从郑滑又踏上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到处扑救兵荒马乱,替人收拾残局的万用膏药。
跋山涉水,漫道长关行至西川的李德裕,没有看到传说中“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的那片乐土,反接手的是一个边备废弛,军粮短缺、士卒懈怠的烂摊子,乃至民怨载道,军士不振,民变和军变都有一触即发的危险。
再加上南诏撤兵后,北方援川的人马多已回防,西川的兵力空虚依旧如故,而本地兵又刚刚被南诏打得魂飞魄散,短时间内很难重振士气,这大概是李德裕数年外放生涯,接手的最糟糕的摊子了。
李德裕眼见情势,当务之急就得是想法筹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遂上奏朝廷,留下了北方劲卒一千五百人,作为新的西川军基础,大量根本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被精简掉,留下的,都是熟悉当地环境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