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台风前专门为陈子涛装的。
电话不断,来人不断,从台风来的那天晚上算起,陈子涛在办公室已整整待了七天七夜。
问题不在陈子涛揽权,而是因为在他建议下,隔壁设立了县抗台救灾指挥部,陈子涛多了个临时职务,县抗台救灾指挥部协调员。
协调员,不是官,闲时无事没人来,台风带着洪涝灾,吃喝拉撒都得管。
台风过后,洪水退去,又是紧张的灾后重建,陈子涛还是没法离开岗位。
这一次台风及其洪涝灾害,是建国以来海岭县遭遇的最大的自然灾害,但好在上级的救灾物资和资金及时到位,数量充足,灾后重建应该不是问题。
陈子涛还有一个得意的举措,就是打电报给远在香港的干姐姐杨明娜,告知海岭县的严重灾情,杨明娜知道陈子涛的意思,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决定向海岭县灾区捐款两百万元,同时还通过媒体呼吁海岭籍的海外华人,向家乡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台风无情人有情,短短的三天时间,以杨明娜为首的海岭籍的海外华人,就筹得了五百多万赈灾善款。
钱不是问题,钱怎么花花得怎么样才是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信任陈子涛,让他留守县委大院,把住财政关和救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