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盼山堂的簇蓝黑带学子服,站在大门前一处高阶上,比下面的人高出许多。
“我是今日负责第一试的盼山堂学子,徐淮。”
这话刚出,便听下面有人议论纷纷。
“徐淮?可是安阳大才子徐淮?!”
“就是他!那一年我同他一起考过盼山堂的!”
“原来徐淮也在盼山堂!”
听着前面人群的交谈,天歌才知道这个徐淮是谁。
如今安阳有两位有名的少年英才。
一者,是年方十四的赵家嫡子,四少爷赵知昀。
一者,是同岁的元家二少爷,也就是赵禾嘉口中的草包元珩。
但其实在此之前,安阳最有名的大才子,是徐淮,徐云逸。
三岁识千字,五岁可赋诗,七岁能成文。
更在十三岁的时候,成为安阳府的乡试解元。
这就是徐淮。
所有人都认为,接下来,徐淮只要再等三年,参加上都云阳的会试,到时进入殿试再被钦点状元,这一切已近乎板上钉钉。
可是当初意气风发风光无限的少年解元,却遇到告老还乡途经安阳的周夫子,三两之言的论辩,便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