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因此受到刺激,明白自己的不足,当即便下拜求师。
可是少年神 童又怎样,周夫子说不收就是不收。
直到第二年,周夫子开了盼山堂举行入学测,徐淮下场参考,才真正成了周夫子的学生。
只是不知为何,自从进入盼山堂之后,徐淮却反而收敛了锋芒,就连安阳所有人认为他会参加的会试,也并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那一场会试中,脱颖而出的,是当时与徐淮同入盼山堂的学子,如今云阳书院的制科先生,董承。
没有人认为徐淮不如董承,更不觉得他是江郎才尽。
只是徐淮的声名确实随着他在人鲜少露面而逐渐隐匿。
也正是在此之后,安阳赵元两家这两个年轻的孩子,才冒出头来。
如今听到眼前之人自称徐淮,大家这才明白。
原来他一直留在盼山堂。
然而不管众人对徐淮的出现是何等讶异愕然,此时的徐淮依旧心如止水,面色从容。
等到议论渐悄,才又继续开口。
“今日入学测分三场考试,三场皆合格之人,可成为盼山学子。与以往不同,此次招生不设名额限制,只设置合格准线。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