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继续说:“其三,建议礼部尚书高仪入值文渊阁,参办政务,着内阁于近日举行廷推公议……”
高拱再次错愕:“高胡子竟得了偌大彩头?”礼部尚书高仪留了一蓬络腮胡须,朝臣私下里都取笑他为“高胡子”,高拱才有如此之说。
对于学生这样看似戏谑其实精辟的点评,一直板着脸的夏言也不禁一笑:“好你个高肃卿,真是旁观者清啊!你如今侍从左右,可曾知晓皇上何时有着高仪补进内阁之意?”
高拱知道恩师夏言与高仪虽无近仇,却有久怨,因高仪是当年内阁首辅杨廷和的门生,而杨廷和是那场影响嘉靖一朝前二十年朝局的“大礼仪之争”中尊礼派的精神领袖;夏言虽非议礼派的头面人物,却也是一员干将,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注定了两人之间一直是面和心不和,若高仪还是礼部尚书倒还罢了,可若是进了内阁,想必会给恩师带来许多麻烦。他仔细回忆了一番,才说:“学生也不晓得,只是此前曾听皇上说起过高胡子‘一应大典礼仪,事无巨细都斟酌谋划得无半点纰漏,可见是个实心用事之人’,却也未有许他入阁之意。不过,师相不必担忧,循例增补阁员,要经六部九卿廷推公议,高胡子能否入阁还在两可之间。”
即便是自己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