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国营工厂——怀柔铁厂还只是安静地躺在工部营造司的设计图纸上的时候,朱厚熜就已经凭借着自己依稀还记得的那一鳞半爪的管理学知识,亲自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虽说有点操之过急,但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这座带有试点和示范性质的国营工厂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制度先行。
于是,“管理学之父”、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七大管理原理在十六世纪的明朝横空出世。
一是实行工作定额制。在明朝如此低劣的科技工艺水平下,劳动生产率挖潜的余地很大,这一点最容易被人接受——完不成一定量的工作就不给吃饭,甚至还要吃鞭子,早在奴隶社会都成了天经地义的规矩,何况现在是在办皇差!
让兵工总署那些官员和铁厂管事郁闷的是,皇上同时还规定了不许饿饭不许打骂工人的条款,这固然是皇上的如天之仁,只是这样一来,对那些偷懒怠工的**种子、刁奴懒汉该怎么惩罚啊?
二是实行标准化管理。为了让每个工人都能公平地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确保完成工作定额,就要让他们掌握标准化的工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原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