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挽联撕得粉碎。
正要在陆树德的灵前祭拜的严世蕃大怒:“家父也曾署理翰林院,送副挽联不过略表追思之情,你却又为何如此无礼?”
李道良出言讽刺道:“陆修撰当年就瞧不起你那父亲的品行为人,他若九泉之下有知,也不会接受你那父亲的这番虚情假意!”
严世蕃素有捷才,嘴上更是从来都不饶人,当即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是,陆修撰当年是将门生帖投到了陈学士门下。只是可怜临死才明白,竟是自家错了!论说幡然醒悟倒也不晚,只是被一帮枉称斯文的人群起围攻,受不了这等侮辱才撒手而去,虽不值当,士林风骨却好生令人佩服!”
李道良是当日堵在陆树德门口叫骂的那些翰林院官员中闹的最凶的一个,此刻听了严世蕃的话,又羞又恼,骂道:“就凭你,也配称斯文?也敢提士林?”
李道良这样言辞激烈地讽刺严世蕃也是意有所指,盖因严世蕃虽为朝廷命官,却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别说是中进士,连举人都没有,这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初或许常见,但在大明已进入中平守成期的嘉靖一朝却已罕有,成为他人嘲笑甚至攻讦严世蕃的一大理由。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成于宋,发展到了明代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