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便跻身内阁,运筹朝堂,此乃国朝绝无仅有之事,世人多侧目而视,朝臣言官更连上弹章奏本,皇上一概置之不理,对其宠信一如既往,足见其乾纲独断之意。
“其后夏言升礼部尚书、入阁拜相更是如此,虽说擢黜之恩皆出之君上,但国朝任官自有规制,封授官职不能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即便圣意已定,也须经吏部拟文报内阁票拟,经司礼监批红后还要由吏部下官牒任命,皇帝却不能发中旨直接封授官职。宪宗曾于成化年间绕过内阁和吏部,直接颁布诏令封授‘传奉官’,便引起了朝野一片非议,劝谏奏疏接连不断,待宪宗驾崩之后,那些传奉官也被尽数裁汰。若从此例,夏言与时任首辅的张熜张孚敬势同水火,即便吏部秉承上意拟文呈报,也必为内阁驳回,怎不会张熜说半个‘不’字?自夏言始,莫说是六部九卿,便是内阁学士,也皆是皇上一道中旨或任命、或斥退、或召回,等闲也无人再提起祖宗成法、朝廷律令了!”
严世蕃已经明白了:“依爹的意思,皇上厉行一君独治,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那为何不许儿子提及新政之过?这一年多来,夏言那老不死的在内阁当家,若是皇上有意废弛新政,他便是第一个顶罪之人,恐怕就不是罢官去职这么简单,爹也正可除去这个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