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稍微敏捷一点的人意识到这样的冲锋只是在为明朝的炮兵部队增添更大的战果,他们自动脱离了战斗队型,从旁边向明军阵地继续冲锋。仍留在中央冲锋的那一部分人也将身子尽可能低的俯在了马背上——这是骑兵躲避弓箭射击的标准冲锋姿势,对躲避炮火应该也有一定的效果。
尽管采取了这样那样的规避动作,而且经过前两轮的射击,正对炮口的鞑靼骑兵已经大大减少,可是火炮第三轮射击过后,他们的损失并没有减少,这是因为俞大猷事先将京师营团军神机营部署在了炮兵阵地的两翼,此刻鞑靼骑兵也恰好进入了火铳的攻击范围。
三千名神机营的火铳手分成两部分分列炮兵阵地的两侧,每一部分又分列三排,最前一排的火铳手密密麻麻站成一队,放铳之后立刻蹲下装药;第二排与第三排间隔站立,轮流放铳。由于明军目前的手铳已效法佛朗机大炮,装填采用的是一个个更小型的子铳,虽还不算是后世的子弹那样成型的定装弹,但装填速度已大大提高,因此后两排火铳手发射完毕之后,第一排也恰好装药完毕,可以再次起身放铳,后两排再装弹,如此周而复始。
原本皇上赐给神机营的阵型是将兵士分为三排,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