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战前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商议,鞑靼骑兵进攻速度很快,便将其稍做改动成了现在这样的阵型,以求在最短时间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
这便是日后使火枪大显神威的线形队列。
最早发明于宋朝的火门枪,世纪出现于欧洲的火绳枪、乃至在世纪欧洲大行其道的燧发枪,都存在着精确度差、射程短,射速低等致命的缺点,因此一直未能成为主宰战场的单兵武器,直到世纪中期出现了线形队列,以密集的队形进行不间断的齐射,火枪才取代冷兵器逐渐成为全世界军队制式装备。
可在眼下,所谓线形队列“周而复始”只在理论上可行,令朱厚熜最为郁闷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操练出来的线形队列实战效果却并不佳,因为目前火药质量尚不过关,采用新式配方制成的黑火药虽然威力增大了不少,却还是不能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黑火药燃烧之后会发出大量烟雾,至多两轮射击之后,火铳手的队列之前就弥漫着浓密而呛人的烟雾,根本看不清楚对面的情形,射击的准确性就大打折扣了。若光是呛人的烟雾倒也罢了,看不真切也没有关系,憋着气闭着眼睛发射便是,但这只是其一,还有更为严重的第二个问题限制了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