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林之诠率先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综合治理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就在黄河流域。可能是因为后世子孙让她很失望,她这个做母亲的时不时就要发点脾气,教训一下自己的孩子,因此黄河水患就成了历朝历代政府最头疼的一件事情。而这一点,在以京杭大运河为生命线的明朝尤为明显——因黄河每年有大量泥沙淤积,使开封以东河段经常决口泛滥或改道,不但给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经常阻断京杭大运河的正常通航,将京畿及北方重镇与江南财赋重地之间的主要交通运输阻断,导致各种南方物资,尤其是粮食不能及时调运北方。
朱厚熜自去年年初起,便在下旨命工部分段治理漕河的同时,命西北诸省在黄河上游各地分段整修河道,加固河堤,并大力植树造林,减少泥沙流入黄河,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的措施。因此,工部奏请朝廷恩准,利用大量江南流民涌入北方之际,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征调三十万民夫,彻底整修黄河下游地区。
林之诠表示,历史上黄河治沙一直采取加宽河道的作法,但成效不佳,工部各位水利专家经过严密的考察论证,认为河道紧缩之后,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