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命,强迫百姓种植了大量的番麦,但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除了少部分缺衣少食的贫苦百姓之外,江南中平之家农户并不拿皇上亲自赐名的“玉米”当日常主食,而是用于喂猪,想必江南叛军对此的控制也不会很严,相对于收购稻米等战略物资来说,收购玉米要打通的关节和要承担的风险小上许多,于是欣然接受了皇上追加的条件。
由此,又令朱厚熜想起了目前更为迫切的一个问题:粮食生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北方就是缺粮之地,无法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尤其是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起,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京城数万宫人、官吏和九边诸镇近百万将士所需粮食大部分都要靠南直隶、浙江、湖广等江南各产粮大省接济。江南叛乱之后,号称大明王朝“生命线”的漕运断绝,几个产粮大省每年数以千万石计的漕粮便没有指望了。虽眼下靠着历年所积下的军储,还能勉强支撑一年半载,但若是短时间内不能克复江南,只一个粮食问题就足以动摇朝廷的统治,甚至有亡国之虞!
考虑到目前绝对不能公开表示对于能否很快平定江南叛乱的担忧,朱厚熜以 “以粮为纲”为题,召集内阁,六部九卿及顺天府等衙门官员参加朝会,专题讨论粮食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