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与汪宗瀚结识于渡江战役之中,并肩杀敌,结下了过命的交情。加之此战戚继光身负重伤,又留在江防军驻地镇江修养长达半年之久,其间时常与汪宗瀚纵论兵家韬略,求教水战之法,对汪宗瀚的才能颇为佩服。因此,当他受命组建大明水师东海舰队之时,向朝廷举荐的第一个人便是精通水战的汪宗瀚,恳请朝廷将汪宗瀚调任东海舰队副提督,在自己养伤期间,暂代提督。
其时汪宗瀚已是正三品的指挥使,而新设立的东海舰队也不过是个正三品卫指挥使司的编制,副提督最多只是个从三品的武职,莫名其妙将汪宗瀚的官职降了半品,从朱厚熜、分管兵部的内阁次辅李春芳一直到兵部武选司的主事,上上下下都觉得不太妥当。不过,跟着戚继光举荐奏疏一道呈上的,还有汪宗瀚自己的请调奏疏,也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汪宗瀚不愧是精通水战之将才,在宁海台等地巡视之后,挑选了这块天然的海湾作为东海舰队的锚地。朱厚熜十分重视这支新组建的水师,下旨命各有司衙门和江南诸省全力协助,坐镇南京的镇守太监吕芳亲自督办,征发官军、民夫近万人,不到半年功夫就修起了这座港口,至戚继光伤愈到任,东海舰队已组建成军,投入水战训练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