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的朵颜、福余、泰宁等兀良哈三卫和当地土蛮诸部。考虑到鞑靼各部与兀良哈三卫之间虽多有龌龊,但他们毕竟都是蒙古人,很有可能出兵救援同胞;而且,明朝在辽东大举用兵,鞑靼各部会否趁虚而入,挥军攻打大同、宣府诸镇以期再度入寇剽掠也未尽可知。为了确保京师不失,朝廷便将营团军与禁军其他各部作为战略预备队留驻京师,准备随时策应各边镇。如此一来,就等若是把营团军这样的精锐之师闲置了起来。如今还要从军中划走一大主力,让俞大猷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还有其三:俞大猷眼红戚继光有杀倭寇剿海贼的机会——这可是他自从军之日就立下的志向,而且还为此上书当道,吃了长官的军棍,结果,他在京城坐冷板凳,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却落到了戚继光头上,不能不让他心里暗生怨气,认为皇上要偏爱戚继光几分。
天地良心,俞大猷这么想可真是把朱厚熜给冤枉了——早在那个时空,他就知道俞大猷曾经说过:“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 可谓一语道破那个时代的海战之真谛,象这样的大将之才,早就被他视为大明海军司令的不二人选,否则也不会冒着葬送大明一代名将的风险,让俞大猷率江南游击军跨海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