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田的大户改种桑棉,完成朝廷改稻为桑的国策,岂不是既能顺利推行国策,又能赈济灾民,国计民生兼而两全,于情于理于势,都可谓是两全其美!
到了苏州,顾不上洗去满脸的风尘,齐汉生便亲自逐一去苏州各位有名望的乡宦士绅家中拜访,敦请他们到府中议事,动员他们支持自己想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为朝廷和百姓尽一份心力。那些乡宦士绅道是很给他这个新任的知府大人面子,纷纷响应他的号召,主动申报自己能拿出的钱粮和愿意购买的田亩数。初步估算,别说是眼下这场五十年不遇的水患,就算是明年再发一场百年不遇的水患,苏州不必朝廷拿出一粒粮来赈济灾民,就能帮助十几万灾民渡过大荒之年。
有了这些乡宦士绅们的鼎力支持,齐汉生对于自己的方略更有信心了,遂以苏州知府衙门的名义行文呈报应天巡抚衙门,正式提出了“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怕在公文里说不清楚,他还给坐镇南京主持赈灾诸事的恩师夏言和应天巡抚刘清渠写了信,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夏言和刘清渠很快就给他回信,不吝言辞地赞许他忠勤王事,有经略天下之才;答应领衔上奏朝廷,应天巡抚衙门对他的方略毫不保留地给予了全力支持,并完全按照他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