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帷幄,决胜千里;更没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在百万军中斩将夺旗,实在是乏善可陈,无论是官修正史,还是民间野史,对此战着墨甚少,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后世有不少军事家对此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马六甲乃是南洋咽喉锁钥之地,大明海军控制了这里,就等若是完全斩断了佛朗机和其他欧洲殖民者染指亚洲的妄念;因此,马六甲之战虽说规模不大,却是大明王朝巩固东亚封贡体系、将欧洲殖民者逐出亚洲的关键性一战,标志着大明王朝从此不再龟缩于万里长城之内闭关自守,开始昂首挺胸地走向世界,并强势地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对于亚洲的统治权绝对不容侵犯。而且,此战是日后威震大西洋的镇西舰队司令汪宗翰的成名之仗,他不但提出了远征军“兵分两路,犁庭扫穴”的战略方针,并且近乎完美地组织实施了整场战役,大大缩短了南洋平夷之战的进程。无论从历史意义和军事借鉴价值上看,都不能仅用“一鼓而下”四个字来概括。
此外,他们对于被称为“大明中兴圣主”的明嘉靖帝朱厚熜的异常反应也是殊为不解——这位率领大明王朝主动拥抱海洋、昂首走向世界的明君圣主,不应该认识不到此战的重要意义,却始终对此吝于褒美;这位向来对有功之臣不吝封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