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大大小小十几次剿倭之战,李舜臣于嘉靖二十九年年初回国之后,被任命为全罗道水军正五品千户。
这一情况,时任朝鲜宣慰钦使的安国郡主郡马赵隐曾奏报御前,朱厚熜大为不满,认为讨倭之役迫在眉睫,朝鲜水军又将在那场跨海远征的大战之中承担起协助大明海军歼灭日本近海诸国水军、护卫海上运输线的重任;而朝鲜自李成桂建国至今近两百年来承平无事,人不知兵,兵不习战,放眼满朝文武,除了已被后世历史证明了军事指挥才能的李舜臣,他实在想不出朝鲜还有谁能当此大任。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朝鲜方面即便不好让李舜臣一步到位出任水军都督,少说也该将他任命为挂正四品指挥佥事衔的全罗道水军节度使,这才不辜负自己苦心为朝鲜栽培军事指挥人才的殷殷苦心。
不过,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朝鲜李朝能将李舜臣这样既无显赫出身,朝中也没有过硬后台强势靠山的年轻人升任正五品千户,并从东北边境调到堪称备倭第一线的全罗道,也算得上是破格提拔、予以重用了,大概是因为朝鲜王国君臣看他是个“海归”,要给指名调他到天朝军中“镀金”的大明皇帝一个面子。而大明虽为朝鲜的宗主国,但也不宜对其内政干涉过多,尤其是对于具体的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