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些夸大其词了——当年北虏寇犯国门,边军大帅开关献城,引鞑靼铁骑围困京师,社稷倾覆之危势,几近于当年英宗北狩,陷身于瓦刺穹帐。若果真能“御强寇于国门”,又何以如此狼狈?还说什么“息干戈于宇内”。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官万民,哪怕是市井闲汉、乡村野老也都知道,这些年里,先有薛陈二逆在京城作乱,后有藩王宗亲、勋臣显贵在江南造反;眼下又是佛朗机夷人和南洋诸多藩属之国一道对抗天朝,杀戮谪居海外的藩王宗亲、士民百姓,朝廷已然一怒兴师,远征南洋。大明王朝可以说是几乎就没有消停过几天,何曾有干戈平息之时?连徐阶那个官场滑头和严世蕃那个奸佞小人都不敢在奏疏中那样说,你老孙就这么大言不惭地说了出来,难道就不怕官场士林笑你谄媚?再者说来,你都已经致仕十多年了,莫非还想靠着逢迎君上、溜须拍马得以再度起复?凭你那多年以前就被酒色掏空的身子骨,只怕就算君父天恩特赐,许你入阁拜相,走不到京城,你就该一命呜呼了……
不过,官场一切皆有规制,谁先说话,话该怎么说,都有一定之规。按孙泽生的身份资望,的确该他代表苏州官绅士人向远道而来的巡抚严世蕃表态,其实也就是向朝廷表白忠心。要向朝廷表白忠心,当然少不了要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