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眼睛盯着,谅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如今派驻九州,山高皇帝远,若是胡作非为,肯定要惹出天大的乱子来。而且,戚继光和徐渭两人联名上呈密疏,奏陈严世蕃送上厚礼,想要拉拢他们。两人既然能把这件事情密奏自己,显然是不愿卖身投靠于严氏父子门下。倘若严世蕃恼羞成怒,指使身为九州宣抚使的胡宗宪在军需转运之事上卡中朝联军的脖子,以致深入倭国腹地的数万大军陷入粮弹两缺的危险境地,到时候,就算是诛了严氏父子和胡宗宪的九族,又怎能换回数万将士的宝贵生命?
思来想去,朱厚熜最终决定,再调一个人去九州监督胡宗宪。此人便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因为弹劾奸相严嵩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乃至惨遭杀害而矢志不悔,由此得以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的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
在这个时空里,由于朱厚熜虽然任用严嵩为内阁首辅,却一直对他加之限制,朝中又有夏言、徐阶等其他势力牵制严党,严嵩还不能一手把持朝政,不得不有所收敛,各种“窃操权柄、营私舞弊”的秽迹恶行不是很明显,还没有激起朝臣的交章弹劾,杨继盛也就没有显露出自己。不过,即便如此,杨继盛也曾经“偶尔露峥嵘”,令朱厚熜和满朝文武乃至全天下的人都见识到了他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