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贸易收入以及由此带动的经济发展,使大明王朝每年能增加赋税收入近百万两!这么多、这么大的好处,你杨继盛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尽管杨继盛是自己早在另一个时空便耳熟能详的名人,但是,对他的迂腐短视,朱厚熜也绝没有姑息养奸,立刻下旨,将杨继盛赶出了翰林院,贬到大同镇做了一名正七品的都事,一是象杨继盛这样,对朝廷复开马市持反对意见的人还很多,要拿杨继盛开刀来杀鸡骇猴;二来让杨继盛亲眼看看,边境贸易发展给两族边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杨继盛毕竟是个正人君子,从“储相”而沦落为边军小吏,丝毫没有为之气馁,不但认真做好分内差事,还主动在大同军随营军校担任教席。此外,为了羁糜蒙古各部,朝廷不但恩准各部王公贵族选送子弟在国子监就学,还在大同创办了乡学,让蒙古各族民众与汉人子弟一同读书习字。杨继盛欣然担任教席,秉承圣人“有教无类”的古训,对学生无分汉蒙,一视同仁;还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俸禄接济家境贫寒的学生,赢得了大同镇军将兵士及各族民众的一致好评。象这样的好同志,虽说以前曾经犯过错误,总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要允许年轻人改正错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