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位,玄亲王自庶子变为嫡子,但是如果太子能熬得过年已七旬的睿帝,那么九五之位还是要沿着太子太孙一脉而承。
太子的迫切之意,在扶持庶长子予铮母家一事上格外明显,毕竟予铮比嫡出的弟弟予钊要大四岁。太子就算能如愿登位,也会尽量传位给自己年龄更大的儿子。毕竟主少国疑,政局复杂至此,诸亲王虎视眈眈,予钊如今才十二岁,便是再过三四年也还是弱冠少年,难承重任。
所谓名正者言顺,太子近十年来愈发病弱,每年能够上朝的日子长则□□月,短则六七月,田猎大典更是从不参加。但太子素来行事谦和谨慎,并没有什么失德之处。那睿帝即便是九五之尊,也不能按着私心轻言废立。倘若太子得以继位,再传其子,名分一旦得以确定,再谋大位便是实打实的谋反。再如何建功立业,千秋史书上也离不了一个篡字。
如此种种,皆叫玄亲王心焦不已,阖府上下都多少带了一点浮躁,即使长公子予钧、二公子予铎、五公子予钰都在预备大婚或定亲的喜庆婚仪,府中的气氛还是叫人不那么安稳。
另一厢的晋王府,明面上倒是好一些,似乎只有在准备明珠出阁,以及明重虎的妻子晏氏再一个月便将临盆,两件皆是喜事。但实际上,世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