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r="://.b.r/0_166/" r="_b">://.b.r/0_166/ 作者:无言不信,正在更新中。
明朝的耕种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江南这种产粮大区,农民们耕种的都是良田,一亩地基本都能出产2石大米。
一个农民,一年能耕种三十亩地,一年的基本收成,大约在65~70石之间。
而当时在各大作坊里工作的工人,一个月也就五钱银子左右,一年最多六两纹银。
按照当时一两纹银一石大米的购买力(江南产粮丰富,所以粮食价格较低),辛辛苦苦一年,也才能购买六石大米。
虽然看似给作坊打工,没什么前途,可当时的工人,是不需要上缴一分钱税收的,也就是说,这些钱,无论发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而农民呢?不是每个农民,都有如此多的田地,一般能有个一亩三分地,就算是富农了,剩余的田地,都是那些地主的。
好心点的地主,会与你三七分,倘若一名佃农,一年种出六十石粮食,地主则要收走七成,佃农只能得到三成,也就是十八石粮食,而这仅有的十八石,也不会全归你,你还得给朝廷缴税。
明朝对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