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施釉也跟随着各个时代的发展也不同的变化着。在北宋之前,用的釉是石灰釉。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所以,施釉略薄,有流淌,还容易剥落,这也是一个分辨的要点。而这片元青花瓷片施釉比较厚,釉面感觉是堆脂感,又很强的时代特征。
不同的朝代,用的材料都不是不一样的。元青花瓷片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这些特性。
除了瓷器本身的特点,更主要的还是要看看有没有老旧的感觉,能在瓷器上找到真正的老气,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瓷器上应有使用和岁月存放的痕迹;出土的瓷器也有土气侵入的痕迹。这些痕迹,是表现在器物上,因为空气的氧化和长期存放的空间而形成的包浆。有包浆的器物上面,就会有一层类似涂薄油一样的温润的油光,年代越久的话,油光就越强。假如是青花瓷器的话,那么,包浆下的青花,应是下沉的,就像上面有一层水一样,俗称"水头"。
瓷片的胎质完全裸露,所以更容易分辨。关山月越看越有感觉,很快就分辨出不少了。
谢智坐在关山月身边,见关山月越看越快,准确率越来越高,不禁暗自心惊,这哪是一个菜鸟?见一袋子瓷片分辨完了,谢智说道:“剩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