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自己老爹时代开始实行的,提出这个政策是当时的户部尚书叶淇。纳银领取盐引的办法,被自己的老爹批准,这就是“开中折色”。从此,商人不再需要往边境运粮,只需要缴纳银两,就可以做食盐生意了。这个方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之内,国库增收白银百万两。
这个政策在这个时候还被称为善政,叶淇也因此被老爹看重,但是朱厚照却知道,这就是饮鸩止渴。
叶淇变法违背了开中制的初衷,纳粮开中解决的是军粮问题,纳银开中解决的是国库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大明王朝为了这百万白银的眼前收入,把军粮问题抛诸脑后,更不要说开中制引起的农民实边等连锁反应了。朝廷采买军粮,运输军粮,这里面需要多少成本?
增加了多少人力开支?速度上会减慢多少?其中会有多少贪污之事?虽然眼前是增加了百万两白银的收入,可是日后呢?边境怎么办?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明边军的战力急转直下,历史上正德皇帝上位,清查边军土地,清退多占田地,搞的风生水起,只不过这政策没坚持到最后,因为正德皇帝死了。为此正德皇帝甚至亲临大同,常驻蓟州,只不过在他死后,一切都覆水难收,再也没了希望。
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