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总是想通过模仿来达到斩杀的效果。
一件事情发生,我会想,如果“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于是,明明心里不舒服,明明心里有其他冲动,反而会被强行压制。
这种模仿毫无意义,并且会让我停止前进。因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解析“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想象中,而不是继续斩杀继续前进。
如果我吃饱了,自然会打嗝自然会产生饱腹感。但我仅仅通过模仿打嗝模仿那种饱腹感,有用吗?
斩杀角色之后,自然会拥有“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根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并且,这种分析想象可以显得自己在前进,事实上根本没有伤及角色,也根本没有看到角色究竟是被什么构成的。
重要的是前进,重要的是斩杀。其他的一切,都不过是角色的缓兵之计,也是让我分神的手段。
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这些话语跟普通的自我定义有什么区别?
人生就应该努力争取,跟,我就应该憎恶人为的扭曲,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不憎恶人为的扭曲,为什么要强行自己憎恶?
我不憎恶人为的扭曲,说明角色还在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