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过上运八的。
或者说,前几年的时候,秦观其实是考虑过运八的问题的,毕竟后世国内的很多改装都是以运八为平台的,但是现在,随着c-130逐步进入汉国空军的序列,这么一比较,立刻就发现运八有很多的不足了。
运八是全面测绘仿制的安-12,而安-12又来自于熊国的安-10客机,这点和专门研制的c-130运输机是没法相比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不同,就是机翼面积。
c-130的机翼面积足足160平方米,运八的原型机安-12只有130平方米,虽然减小了飞行阻力,但是造成了飞机升力的不足,导致安-12和运八低速能力差,真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安-12选择这么小的机翼面积,一是节省重量,二是翼载荷大了有利于恶劣气象下飞行稳定性,三是会增加一点儿速度。
只不过,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本来涡桨运输机速度就不高,也不是设计的重点。短距起降能力、飞行稳定性可以在未来通过升级大功率发动机来加强,c-130j在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后螺旋桨的滑流让运输机几乎不能进入失速,c-130在气候严酷的南极也能很好的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