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同时给出了反驳的理由,把黄锡时的诗句,全文摘抄在报纸上,讽刺《书社报》断章取义,污蔑当朝重臣。
不识字的老百姓,看的是一个热闹;读书不多的人,也听不懂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只是觉得好厉害的样子。酒楼茶肆,念报之人,每日都有不错的收入。皆因长安城的百姓,都来看个热闹。有些稍有学识的,还装模作样地分析上意,说得煞有介事一样。这些个老百姓,就好似在看戏剧一样,每日来追剧情。看看到底发生到哪一步了。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编撰朝堂故事,在瓦舍之中,表演了起来。
而骂战的主力军。纷纷绞尽脑汁,撰文编稿,竭力想驳倒对手。可惜朝廷的事情,变幻莫测,又岂是他们能揣测得了的?他们又没有身在朝堂。就算是做官的,身在其中也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官场中爬摸打滚了几年的人,都不会去趟这浑水,毕竟官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说不定你顺了这个人的意,就逆了那个人的情。手腕不够,门路不多的,就只能明哲保身了。久而久之,这种模棱两可的处事态度,被奉为官场中人的处世哲学。到了后来,不知为何。就跟中庸联系在了一起,糟蹋了这千年来最为高尚的道德标准。可悲,可叹!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