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枢密使。第二年六月,韩琦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闰月时,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韩琦不论治军还是治政,都做得极为出色,元绶帝直想让韩琦和范仲淹合作,那他就能脱离繁杂的政务了。奈何朝中直有人反对,中伤韩琦和范仲淹本来就是党的,若是两人为相,“大顺危矣”云云,让元绶帝十分苦恼。
后来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韩琦也随之被贬,杨道奇升任宰辅,直做到了洪祥二年,才自请乞骸骨。
别看这党争从表面上没什么,其实内里的刀光剑影,点都不比明刀明枪来得凶险。
韩琦和范仲淹都是忠直的臣子,哪里敌得过杨道奇?所以在那几年,韩琦直都郁郁不得志,直到6承启掌权亲政后,把他召回了中枢,恢复了元绶时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专门为朝廷出谋划策。
本来他很有希望入阁的,但去年入冬后,在边境时患下的旧病复,不得已退了下来,并自请致仕。6承启夺情两次,他却继续还是上奏折,改口自请改知相州。
隔了十日,6承启得知韩琦的病好转些后,也怕这个肱骨之臣有什么三长两短,终于松口,让韩琦还判相州,为官家乡。韩琦终于实现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