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水泥路修起来也快得很。但马林也不指望他们修多快。为啥?因为打路基的时间不确定啊……现代有压路机帮忙,打路基耗时很短。而用黑叔叔拉着石磙压路,天知道要多久……
……
事实上,只要趟出路来,修一条乡村级水泥路并不算很困难,即使是在这古代。但是,那24座小桥和3座大桥却让马林伤透了脑筋。
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拥有大量工程机械。马林记得,后世造桥,最快可达5分钟一座。当然,是那种小桥。只要起重机吊着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水泥板(或者干脆就是铁板)横在小溪两岸,一座建议小桥就成功了。
但是,这有两个前提,就是水泥板或铁板强度够高。因为,这是要走车马的,承载能力必须强大。另外,这种桥也只适合宽度很窄的小溪。稍微大点的小河,就没那么容易了。只要涉及到修建桥墩,就不简单。若是修成赵州桥那样不用桥墩的拱桥,工程难度更高。
不过,马林现在手里没有高强度的水泥板,也不会舍得弄那么大的铁板去当小桥。现在铁这么贵,那么大铁板没准会被偷走……而且,在不锈钢出来前,普通钢铁架桥,风吹雨淋的,很容易生锈,然后垮塌……再说了,就算有不锈钢,也不能奢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