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之法。在其经文中随处可见三世轮转、善恶因缘、罪福报应、检束三业、度劫更生、涅架灭度、修功德、奉戒律、造福田等说教,从而使道教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概而言之,重视劝善度人、斋戒科教,是灵宝派最显著的两大特点。
该派擅长斋蘸,由陆修静传下的灵宝古法,经唐代张万福、杜光庭等发展,成为道门施法的基本准则。宁全真、金允中所编《灵宝镇教济度金书》、《上清灵宝**》合计多达四百二十五卷,明代的《灵宝无量度人上经**》亦有七十二卷,详述了道教斋酿的各种科仪轨范。故其地位虽不及天师、上清三派,但在民间却相当活跃。从北宋时即与龙虎、茅山鼎峙,并以江西阁皂山为祖坛,传授灵宝经,因此又称阁皂宗。
不仅为该派所重,亦为各派道门及信徒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其内容极其丰富,既阐述了阴阳、三才、五行等宇宙生成、人物蕃育及顺德齐功之道,又讲述了消灾辟驱、制鬼镇魔、养神成真之术,是研究灵宝道法最重要的著作。概而言之,灵宝派在符方面显得较有系统,比天师、上清二派有更多的建树。
北帝派为唐初道士邓紫阳开创。初在麻姑山修道,后巡游中岳、南岳、庐山、王屋山、函谷关、宗圣宫及诸名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