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并与龙虎山,阁皂山鼎峙,传授符。
今茅山、龙虎、阁皂,实有三坛,符遍天下,受之者各著称谓上清派以修习上清法为主,也兼习灵宝、三一皇及天师道法。修持方法以存神、炼气为要,也倡众求合修,结合符法、咒术、导引、服食、药饵、外丹、气功、养生诸术,以求长生之道。至唐宋时,司马承祯又援引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学说,充实道教的内炼理法;肖应臾则采用内丹之学解释符咒之术,主张内炼成丹,外施符咒,符咒之术猫以人体之灵气真神为本,颇有创新。
按唐代高道间丘方远所说,该派源于元始天尊,至黄帝时得天真皇人传授,皆天书古篆。
;后大禹得之以治水,功成更演五符,藏于洞庭包山;至战国吴王阖间时,曾令龙威丈人取出,但无人能识。直至葛玄、陆修静推衍增修,立成仪轨,砖是灵宝之教大行放世。始放轩辕,终于简寂,法教圆通,使后世得睹夭仪,传习者悉无疑虑,于此教而成真者不知几极,承袭此教为帝师者代有其人。
灵宝派道术以符咒、科仪为主,就此而言接近天师道。亦受上清派影响,讲习存神、炼气、诵经之术。但唯该派在教义上却颇受佛教大乘经义的影响,强调普度一切人,视灵宝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