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书海也多少有些寸步为艰,前几卷尚能一字一字拆解便能明意,中两卷开始便只能一句一句记下,遇到不懂得写在纸上,等待哪位师兄有了空闲心情好了,再趁机询问求个解答,不少词句虽然有前人在书页一旁做了注释拆解,但对他来说仍然有些晦涩难懂。
就如同每个字都看得懂,知晓什么意思,但组合在一起却变得晦涩至深,能说出却没法理解。
笔下绘完风骨,风华之卷却仿佛不知道从哪里落笔,反复碎语早已写过多少遍的文句,恍惚间感觉之前写时心中所想与其真意大相径庭,气闷之下只好姑且放下手中笔,拿起一旁书卷仔细再读了几遍。
玉磬声扬,但缺金声做引,墨澈如同摸索到了书卷真意宝库的一角,却不知道从哪里掀开蒙蔽宝山的红布,苦苦绕转数圈,不得其门。
金声玉振,未闻金声,怎能明玉振?这句话虽然只是以前师兄一句玩笑话,但也足以说明玉振修学深入之困难。学会容易大成却难的例子,在哪里都不少见。
开卷有益。读不通,便先背下。
墨澈白皙五指中笔锋轻转,指节间蘸墨狼毫轻颤,没有漏下一滴落在手下熟宣上,刹一出神恍惚只有几秒,低头看去,纸上刚刚写上的一行,墨汁尚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