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河套地区建置之始。其后赵国衰落,河南地被匈奴占据。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秦始皇嬴政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号为“新秦“,即汉代之朔方、五原二郡。秦末战乱,边地戍卒被调回中原,河南地又为匈奴所据。秦代后期所置郡名不可考,可能领有渠搜、临河、昫衍道、朐衍、高望、富平六县。
汉武帝时国力转盛,开始收复秦代边地。元朔二年(公元前一百二十七年),匈奴侵入渔阳、上谷,杀千余人。武帝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主父偃进言朔方土地肥饶,宜屯田驻守,“内省转输戍漕,广华夏、灭胡之本也“。武帝从其言,遂“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西汉时,朔方郡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一带(鄂尔多斯西部及巴彦淖尔西南部),即秦代九原郡的西半部,时称“新秦中“,郡治在朔方县。其东为五原郡,西、北与匈奴为邻。郡西有鸡鹿塞(后世的巴彦淖尔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太阳庙,山哈隆格乃山口),北有高阙塞(后世的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狼山大巴图沟口),是阴山一带